新闻动态

最大规模换俘,俄乌再谈判一致与分歧全记录,下一轮谈判进展来了

俄乌第二轮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落下帷幕,双方仅用一小时就达成战俘交换与遗体移交协议,却因停火条件爆发激烈对峙。

俄方当场拒绝乌克兰30天停火要求,反手抛出一份31条"和平备忘录",要求乌方承认克里米亚归属并解除武装。

更戏剧性的是,谈判前夕乌军突袭俄本土41架战略轰炸机,俄境内两座桥梁24小时内接连坍塌——硝烟从战场蔓延至谈判桌,和平之路布满荆棘。

谈判现场:人道突破与政治硬仗

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大步走向媒体区,宣布将单方面移交6000具乌军士兵遗体。

"若乌方提供俄军遗体,我们同步接收",他补充道。

双方同意成立医疗委员会,按"全部换全部"原则交换重伤战俘,并特别约定互换至少1000名25岁以下年轻士兵——这是三年冲突中最大规模的人道行动。

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紧接表态,证实战俘交换以"6000:6000"模式推进。

但他话锋一转,揭露俄方断然拒绝乌方核心诉求:"30天全面停火被当场否决"。

俄方仅同意在前线局部地区停火2至3天,且唯一目的是移交阵亡者遗体。

一份神秘文件被推至乌方谈判席。

梅金斯基称其为"实现持久和平的综合建议",强调"绝非最后通牒"。

这份备忘录含三个章节:第一章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为俄领土;第二章提出两种停火方案;第三章列明31项条款,包括乌克兰永久中立、限制军队规模、赋予俄语官方地位等。

乌梅罗夫冷脸回应:"我们需要一周时间研究。 "

幕后交锋:无人机突袭与辞职风波

谈判前夜,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宣布启动"蛛网行动"。

117架无人机扑向俄摩尔曼斯克、伊尔库茨克等五州军用机场,乌方宣称摧毁41架战略轰炸机,造成俄军70亿美元损失。

泽连斯基在视频中激昂宣称:"这是筹备一年半的独立行动! "

俄国防部迅速反击。

"与假新闻作战"网站曝光乌方视频造假,实际仅2架图-95轰炸机和1架运输机损毁。

俄方承认多架飞机起火,但强调"无军人伤亡",更嘲讽乌方行动应改名"谎言蛛网"。

谈判桌上,俄国防部副部长福明被追问袭击影响时,只漠然回答:"谈判照常进行。 "

另一则突发消息从基辅传来。

乌陆军司令德拉帕特突然辞职,声明中直言"为第239号训练场悲剧负责"。

此前俄军导弹击中该训练营,导致12名乌军死亡、60余人受伤。

这一人事震动恰与谈判同步发生,引发外界对乌军内部矛盾的猜测。

领土博弈:备忘录背后的生死棋局

俄方备忘录首章便亮出底牌: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克里米亚、卢甘斯克、顿涅茨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为俄罗斯领土。

文件第二章更要求乌克兰承诺"永不加入北约",禁止外国驻军,并将军队规模压缩至冲突前水平——这些条款被专家解读为"迫使乌克兰接受战败国地位"。

乌方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提交反提案。

核心逻辑清晰:停火必须优先于政治谈判,且需实现陆海空全方位停火30天。

在领土问题上,乌方文件斩钉截铁写道:"任何谈判必须以2014年前国际公认边界为基础。 "

为制衡俄罗斯,泽连斯基政府罕见开放国际参与,呼吁美国主导建立监督机制。
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突然投下震撼弹。

他在内阁会议上提议:"让普京和泽连斯基到伊斯坦布尔会面吧,我甚至想请特朗普一起来!"

俄方消息人士随后透露"不排除领导人会晤可能",但强调"谈具体时间太早"。

乌方则坚持会晤必须在6月20日至30日举行,称此为"解决关键问题的唯一途径"。

下一回合:伊斯坦布尔的未竟之战

乌梅罗夫走出契拉昂宫时宣布:"我们提议6月末重回此地举行第三轮谈判。 "

俄方消息人士当晚证实,伊斯坦布尔仍是首选地点。

埃尔多安则迫不及待宣扬成果:"此次谈判取得重大突破! 换俘人数超千人,遗体移交规模空前。 "

硝烟仍在乌克兰战场升腾。

乌军情报部门警告,俄军正在波克罗夫斯克、哈尔科夫集结兵力,夏季攻势几周内可能爆发。

扎波罗热方向,乌军士兵彻夜加固防线,挖掘战壕的声响与谈判桌上的文件翻页声,奏成矛盾的交响。

那份载着31项条款的备忘录已抵达基辅。

泽连斯基政府启动倒计时:七天之内,西方军援能否到位? 俄军攻势会否提前? 欧美态度是否分化?